时间:2025-05-09 08:59 浏览数:次 来源:
近日,由我校新能源学院张冬冬教授、朱虹谕博士、江美慧博士等师生联合香港大学、广西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、马来西亚泰来大学、华北电力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厦门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在车网互动(V2G)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。该成果系统评估了新能源汽车V2G 技术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综合效益,基于大量数据研究发现当电动汽车渗透率达 20% 时,V2G 可为电网提供日间峰值负荷 12% - 15% 的灵活调节能力,能降低电网风光弃电率 7.3 个百分点以上,在特定电网中使单辆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下降 19.6%。并提出新能源汽车V2G技术三阶段路径,可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规划指明方向,为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政策参考。

图 1. 与电动汽车行业有关的数据摘要和分析

图 2. 不同类型和动力来源的车辆在其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的总碳排放量

图 3. 机制—数据融合驱动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
该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52107083、52307072、62372039));广西重大科技专项(AA22068071);“科创甬江2035”关键技术突破计划项目双碳科技专项(2024Z250))等项目支持。相关研究文章“Enhancing green mobility through vehicle-to-grid technology: potential, technological barriers, and policy implications”(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039/D5EE00116A)在国际能源领域顶刊《Energy & Environmental Science》(中国科学院一区TOP,IF:32.4)发表,并入选期刊封面论文(入选率5%左右)。我校张冬冬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,张冬冬教授所指导的博士生杜鹏程为第一作者,我校为论文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。(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25/EE/D5EE00116A)

图4.论文官网页面信息
文字、图片:新能源学院